黄 蓉 生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2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43。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8月17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之初就指出,未来社会的“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3]787,把共同富裕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基本目标。邓小平在高度概括和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5]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有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的观点,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需要都得到满足并达至富裕状态。纵观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6],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重心的发展变化,总是遵循由物质生活逐渐朝向精神生活转向的规律。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精神生活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地位愈加突显,必然成为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命题和价值取向。所谓精神生活,即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精神创造以及精神享受等全部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总和。其中,价值观是精神生活的核心,既决定着精神生活存在的性质,也引领着精神生活发展的方向。富裕的精神生活内蕴着求真尽美、止于至善的生活目标,适应时代、服务人民的生活内容,健康向上、互助友爱的生活方式以及奋发作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图景。
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出发,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8]33,“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1]44,展现了思想血脉、闪亮着人文标识,具有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本来特质和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显著势能。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在新时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随着文化多样化以及国际交往过程中文化冲突与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重要时代表征之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与价值观的需要也日益提升”[9],特别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小康社会业已建成,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为迫切,渴望精神生活丰富、蓄力精神财富创造。因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本文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论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总书记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0]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安身立命、赖以维系的价值观,它标识和回答着“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问题,支撑并引领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文明传承与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范畴和基本原则。立足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旨归,同时也展现了人民群众对“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多样化的诉求和期待,为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和前提。
从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有着多样化的需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人类社会从来就不是单一向度的存在状态,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有机统一体;
人类文明从来也不是单一方面的发展形态,而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构成的整体。正如有学者研究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神权跌落和王权崩溃,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日益走向发展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主旨。”[11]比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历经了从“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跃迁发展,“开启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思想空间与实践样态,生成了一条独特的文明跃迁道路”[12],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观。这集中反映了随着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诸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迫切、更加多样。又如,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历史传统、文化基因等差异,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对自身发展梦想的总体叙事,在中国有“中国梦”、在欧洲有“欧洲梦”等,这些不同的梦想叙事,集中展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群众在“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个问题上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再如,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既包括物质生活层面的追求,也内蕴精神生活层面的渴望,已成为当今全人类共同的梦想。在如何实现现代化、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问题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着不同的探索和尝试,这些无不展现了全人类对实现现代化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这些无不表明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特性。
如何立足国家层面引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要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党历来重视精神建设,毛泽东在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时指出:“在大混乱的现局之下,只有积极口号积极精神才能领导群众。党的战斗力的恢复也一定要在这种积极精神之下才能有可能。”[13]领导团结中国人民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中国共产党,同样需要“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与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高度契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的发展要求高度一致,引领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前进方向。这一价值目标指明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容与要求,在精神上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提供前行导航,引领满足人民群众创造并实现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体而言,一是用“富强”的价值目标引领经济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将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打牢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更多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实现生活富裕和国家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用“民主”的价值目标引领政治建设。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尊重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筑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基础,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用“文明”的价值目标引领文化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高人民思想文化水平、优化素质能力结构,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推动文化繁荣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用“和谐”的价值目标引领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自我身心的有机融合、协调发展,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文化需求。
与此同时,也要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引领促进人类进步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8]45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样也服务着人类进步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凝练概括,既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基本特征、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也拓展了一条通往人类进步事业的崭新道路。以“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为基本内容与鲜明标志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必然趋势。这不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自己的独有事业,而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普遍共识和价值目标,一句话,这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共产党提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既指向中国人民,也指向世界人民,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未来社会“所有的人富裕”的真谛,生动地阐明了“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14]的真理。由此可见,立足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又一内在要求,就是要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为中国人民确立起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谋求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指明选择一条有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前进方向,从而满足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实现现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意义的深度彰显,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世界意义的深刻诠释。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要在体现民族特色和文明特质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产物,汲取和借鉴了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当今时代是一个共享发展成果的时代,包容、开放已经深深融进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文化领域。在这样的境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明特质,不仅因为它立足中国实际、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在于它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15]106。因此,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交融日趋深入,开放性、包容性特点日益显著的文化大环境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做到立足文明交流互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特色和文明特质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而言,就是要持续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推动世界人民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系统认知、普遍认同,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传递中国人民谋求和平、促进发展、一起面向未来的美好愿望,中国人民愿与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期盼,使之成为谋和平、促发展的思想力量、精神旗帜和文化桥梁,不断满足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上的“倡导”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是一种国家制度、一种社会发展模式赖以立足和演进的价值导向,并以此规范社会成员应保持怎样的精神状态、践履怎样的行为实践,团结凝聚起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朝向共同的目标迈进。从社会层面倡导的价值取向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高度发展、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为引领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遵循。
事实表明,“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16]。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特性。这种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源于社会阶层分化。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利益诉求有着明显层次差异,反映在精神文化需求上则必然表现出多层次性。具体而言,这种多层次差异在不同社会阶层精神文化的需求内容与需求程度上均有所体现。一方面,不同社会阶层成员,其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容侧重点各不相同。于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而言,其精神文化需求集中在国家与社会发展治理上,期望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发展目标,期待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于知识分子、工人、农民、自由职业者等群众阶层而言,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多地集中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向往高度发展、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期待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另一方面,不同社会阶层成员,对于同一精神文化需求的程度存在差异。比如,在收入分配方面,相比于拥有各种社会资源、处于最高或较高社会地位的社会阶层来说,拥有社会资源较少、处于最低或较低社会地位的社会阶层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公正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强烈;
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自由职业者阶层对自由、平等、公正等的需求尤显强烈等。
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然产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当前我国社会分配结构离标志着现代化的“中间大两头小”橄榄型分配结构尚有一定距离,仍处在不断培育和亟待优化的阶段,为此,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要求。因为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利益诉求存在层次差异,在财产、收入、医疗、教育机会以及职业地位等方面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必然存在区别,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各阶层之间产生利益上的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冲突的诸多表象背后,本质上就是资源占有与分配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问题。这正是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与本质内涵所指向的问题,也是立足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取向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立足社会层面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归结起来就是引领人民群众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积极向往和热切追求,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助力防止两极分化,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畅通发展渠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满足人民群众“凝聚思想共识”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的目标越伟大,我们的愿景越光明,我们的使命越艰巨,我们的责任越重大,就越需要汇聚起全民族智慧和力量,就越需要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团结。”[17]凝聚思想共识是社会阶层分化本身所提出的一个现实问题,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关切和回应这一现实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任何思想共识,都是由一定群体成员一致的价值标准和理想追求产生”[18]。凝聚思想共识,根基和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丧失共识。这就离不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即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认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伪善本质与现实危害,认清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虚伪性、欺骗性,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彰显出的强大道义力量,巩固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舆论,不断增强价值共识;
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整合由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转换引发的不同阶层人民群众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认识,澄清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想误区、观点分歧,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观念对立、舆情混乱,确立起反映不同社会阶层人民群众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汇聚起团结奋进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
第二,满足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9],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针对我国社会总体和谐,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因素提出来的,其中的一些矛盾和因素就与社会阶层分化有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社会阶层的分化使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和思想意识各不相同,进而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冲突甚至社会局部混乱。这就迫切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20]286,“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54,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取向高度吻合。因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满足人民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人民群众共同致力于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0]1101。确切地说,就是要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民生建设,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民生焦点上;
引领社会治理,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条件下营造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良好社会环境;
引领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的提高,使我国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满足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既决定着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内容、制约着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富裕的程度,同时也反过来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因此,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高质量发展,化解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就是要用“自由”的价值取向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活力释放,焕发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让创新创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原始动力;
要用“平等”“公正”的价值取向引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目标达成,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精神生活成果;
要用“法治”的价值取向规范社会生产力发展行为,促进更加健康、更可持续、更为长远的发展,切实保证人民群众享受精神生活的权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着眼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又具有中国人民自身最美好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追求之个性特色。立足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回答了“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公民个体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决定了生活在纷繁复杂社会环境中的人的精神生活内容必定是多方面的。马克思对此早有论述,认为工人的精神需求、精神享受包括“钻研精神、求知欲望、道德毅力和对自己发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22],“为自身利益进行宣传鼓动,订阅报纸,听课,教育子女,发展爱好等等”[23]。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涵括多方面。首先,在理想信念方面。理想信念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美好向往与崇高追求,是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人民群众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灵魂所在。如今阔步前进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鼓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成为人民群众在理想信念方面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关系着精神世界的安定充实和精神境界的全面提升。其次,在学习志趣方面。学习志趣反映了人们对学习和工作的品位态度,学习劲头强、志向情趣高是精神文化生活富裕的显著特征。能否把丰富的知识学识、广泛的兴趣爱好与个人的理想信念紧密结合,并置之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不仅体现着对未来事业及从事职业的态度,也反映着学习志趣发展的精神文化需求品位。再次,在道德情操方面。高尚的道德情操,既是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的集中反映,也是判定人们精神境界高下的可鉴标尺,构成精神文化生活富裕的重要方面。新时代人民群众在道德情操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体现为弘扬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鼓舞引导做社会好公民、单位好员工、家庭好成员、品行好典范。最后,在社交娱乐方面。广大人民群众拒绝功利色彩浓重、交往方式表面肤浅的庸俗社会交往,向往追求包括知识信息互通、思想情感交流、德高身正相鉴等在内的理性平和的高尚精神交往;
拒绝片面的物欲享受与盲目过度的纯感官刺激,向往追求优雅的精神愉悦和情操陶冶。概言之,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归结到一点,就是以高尚的道德规范、价值准则规约发展自己。这正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的本真要义。
可以说,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引领人民群众对“成为什么样的公民”的向往与追求,使之在“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8]66。
第一,用“爱国”的价值准则满足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爱国,作为人们最朴实、最自然的情感,是人民群众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文化需求。历史证明,爱国从来就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近现代以来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是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的。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用“爱国”的价值准则满足人民群众在理想信念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面向全体人民、关注领导干部、聚焦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实践载体、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受教育者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紧密相连,坚定理想信念;
需要引导人民群众把实现个人梦想,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结合,增强信仰信念信心;
需要“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24],汇聚起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
第二,用“敬业”的价值准则满足人民群众学习志趣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敬业是人们对待所从事的一切生产劳动的价值态度,反映了人们对自己职业和工作的敬畏心、责任心与使命感、荣誉感。“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25]对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的一切向往和追求,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实现。用“敬业”的价值准则满足人民群众在学习志趣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在全社会选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力宣传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牛”精神,开展“劳动创造幸福”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把学习志趣与过上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紧密结合,把劳动、创造、贡献作为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乃至成为实现人生理想、个人价值的一条基本途径,将从事的职业、拼搏的事业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中。
第三,用“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满足人民群众道德情操、社交娱乐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诚信、友善是人们立身处世、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和价值准则。“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15]292友善是精神世界的阳光。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思潮引发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自我中心、理性不足等社会问题在一定范围还存在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以“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引领人民群众精神世界走向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标准,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在道德情操、社交娱乐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价值准则。用“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满足人民群众在这两个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诚信,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要通过深化教育引导、推动实践养成、净化网络空间、完善制度保障等推动“诚信”“友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强化公民道德建设。要通过建立政策导向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发挥“诚信”“友善”价值观念的杠杆推力作用,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情操。同时,必须重视发挥文化浸润涵养人心的作用。正所谓,精神是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和存在方式。“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8]34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友善”思想资源,结合人民群众在道德情操、社交娱乐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推动文化产品创新创作,把“诚信”“友善”价值观念作为衡量文化产品内容的核心标准,推进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艺术形式、体制机制、技术手段和发展业态等方面的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精神食粮,形塑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情操。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些都是满足人民群众向往追求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路径。
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新阶段,意味着精神生活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关注创造精神财富、着力丰富精神生活,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更加突出。只有全体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着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硬核期盼,必须发挥其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价值引领作用,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猜你喜欢共同富裕价值观价值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我的价值观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4期)2022-04-28Palabras claves de China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21年12期)2022-01-01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一粒米的价值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6年7期)2017-02-04“给”的价值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11期)2016-11-29知名企业的价值观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6年6期)2016-05-14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